2020ㆍ自序

2020ㆍ自序

[自来也]
编辑 | 旦夕書店
作者自述
幸福什么的,本来就不是男人该追求的,所以情书什么的等会儿再给我,请多指教!

 

 

 

< 一 >

一旦一夕,是为一日,事事如此,一始一终 

 

果被人问说,过去十年,有什么习惯坚持下来的话,我似乎只能回答说,大概读书吧。事实是,过去十年,几乎所有刻意坚持的习惯都没能长久保持,唯独读书这种既无功利、也没什么目的的习惯,细水长流的坚持了过去一个十年。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吃惊,吃惊的地方在于别人看到我在读书的反应,几近于按耐不住地惊呼,哎,那个人在读书哦


这样几次后,连自己也觉得,读书这件事的确不平常,于是索性日后自己内心也多了几分傲气,不必再太多顾忌别人的嘀咕,随心所欲,想读就读,一读就是十多年,将近二十年,这一习惯也感染了周围的玩伴。记得小学很要好、也很淘气的朋友某一天,突然一反平常,自习时,拿出《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红与黑》开始读起来,在仔细确认书里既没藏漫画也没藏游戏后,我感到了严重的危机意识,源于那两本我都没读过,相比于《了不起的盖茨比》我更担心《红与黑》,因为前者一听就觉得像是一本没什么了不起的书,可后者一听就知道是深浅莫测。印象里这是第一次读书读到有紧迫感和压力


而后到了初中、高中、大学,似乎很可惜都没再遇到过因为读书而越走越近的人啦,一路下来,始终有种,孤独如风,常伴左右的感觉,这种孤独感似乎是很内在的东西,遇到人群时,它常常给人一种在胸腔涌动的感觉,一旦找到独处的机会,它又会平静的像不存在,许多时候,自己读书正是为了消化这种孤独感,这是很久以后,才想通的解释。对于读书如何消解的孤独感,恐怕是一种情感的迁移吧,用想象力去补充实际上欠缺的经历,同时百分百的相信作者以书的形式对自己内心的指引。如此想来,真的把极大的希望寄托给书籍了呢,以致于时至今日,和谁见面,都最爱约在附近有书店的餐厅 - 因为无论是等待对方来,还是对方离开后,自己都有足够的自由度,去到旁边的书店转转,消解下情绪,这种放松方式很像个秘密武器

 

 


< 二 >

就像常常被人提到的学自行车一样,读书也是一个一旦捡起来就再也不会忘的习惯,譬如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一刻得以窥见到外星人的秘密,那此后余生,这份彼时彼刻的悸动都会像追求烹饪出新鲜三文鱼的口感那样,永远留在脑海中,抹擦不掉。读书,一旦有过作者写到读者心坎里的共鸣后,那种恳求再度共鸣的原始欲望,会促使读者由这个作者翻到另一个作者。如此下去,读着读着就虔诚、敬畏起书籍来,某种程度上讲,书籍是我们和先人对话的唯一方式,由此想到高中的语文老师,曾语重心长地寄语我们那些懵懂的高一新生说,以后要记得,当灵魂生病时,去寻求书的帮助,因为书中早已写好了答案,他还说,读余华的《活着》帮助他迈过了人生很难的一道坎。他那段自习课的寄语让班里的很多同学印象深刻,以致于阔别几年,再度相见时,都爱谈论起老师彼时的嘱咐,似乎老师早已知道人生路上的一些不易,无奈又没法在未来亲手帮助自己的学生,只好将许多话以此形式说给可能会懂的人


有一位高三时的语文老师,对我影响颇深,他在谈到关于读书的话题时,观点异常随性的说,读不下去的书就不要读了,人生那么短暂,只看感兴趣的书都看不过来,何苦要硬着头皮去啃那些不感兴趣的书呢?的确哦,在那个高三的时段,一切讲究统一、刻苦的时间里,这句话显得格格不入的像个玩笑,但也的的确确松绑了很多人,其中也包括我,至今常常回想自己为何能在文字方面有着实际生活里少有的拒绝的勇气,多半是来源于这位老师无意中给大家的一句开导。这是关于读书的随性

 

 

 

 

 

< 三 > 

生活中,我常常去想,啊,要是能对人情世故多一些深刻的理解就好啦,这样大概以后会少犯些错误吧。于是来到国外头几年,我会漫无目的的去一个人旅行,漫无目的的去捡起从前未读过的书,漫无目的的去社交和联络,这种漫无目的是一种在大雪过后无处着眼的感觉,或许有一本书会是契机,或许一次旅行,或许一位朋友,总之,这些我可能都遇到了,于是就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分界线。跨过之后,过往的阅历无比踏实的沉淀下来,双脚踩在十分扎实的土地上,有了些春天的样子,可回想起来,说不上是哪个时刻,内心的旋律由杂乱无章变成合拍的共鸣,可能是一本书做到了,也可能是那一次旅行,但总归变成了密不可分的东西

 

 

因为多次踏足艺术馆,所以对书籍中艺术的隐喻格外亲切;

因为常在夜空下散步,所以会捕捉作者描写的某次看见流星的悸动,和来不及许愿的惊诧;

因为亲耳听到过鲸鱼的悲鸣,所以书里许多刹那间生发的感想会达成共鸣,鲸鱼好像在悲鸣,余音在空旷的海面回荡

 

年轻人,书里的知识虽然富裕却不足够,一本书的确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达芬奇的生平、绘画风格、艺术细节甚至卢浮宫的布局构造,但书终究描绘不出未来你亲自踏入卢浮宫时,看到眼前的蒙娜丽莎画像其实好小,被人群包裹着的那种震撼,书本与现实一定要有一个交汇点,否则书就只能悬在当空

 

书店里,放着上千本藏书,收纳着上万个悲喜交加的故事,像是未拆封的迷思,留给读者在未来去一一解答

 

 

图片取自 - The AFFIAIR 周刊编辑 | 2017:A SPACE ODYSSEY

 

店长点评:”2019我店最大的收获其实是遇到了这位宝藏编辑。2020年,还会遇见哪些有趣的人呢?真的不能让人更期待了。另外,自来也大人,我们书店的藏书真的只有60本。。。“

Back to blog

9 comments

在加国多年,最想念的是在国内读书时常逛的书店,最遗憾的是没法及时读到想读的中文书。我对纸质书的钟爱近乎偏执,也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坚持。希望你们多多上新书,支持你们!

Danielle

偶然发现竟然有在dt买中文书的网站,好多书我都已经看过,期待你们上更多的书!(有一个小小建议,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做回收二手书和出售二手书,买二手书在多伦多也挺流行的,我有一些已经看过的书总是搬家有些麻烦但也不舍得扔,希望可以给更多有需要的人看。)

Cecilia

http://mewkid.net/when-is-xuxlya2/ – Buy Amoxicillin Buy Amoxicillin ndu.jenc.am0ment.com.ctu.wi http://mewkid.net/when-is-xuxlya2/

uguyocumb

看完觉得你做的事情很酷,文字也很有力量。继续给留学生带来好的书吧,谢谢你。

CY

Leave a comment